借力傩文化,织就富乡梦——材料工程系赴芦溪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开展
发布时间:
2023-07-14
文章作者:
张迪、邓雨昕、高彦坤/文 李天奇/图 贾殿坤/审核
发布人:
学工办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材料工程系赴芦溪乡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7月6日至9日在指导老师张迪带领下,开展“借力傩文化,织就富乡梦”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祁门文旅局副局长章四海在座谈会上介绍了祁门芦溪乡三宝——傩舞、安茶和金丝楠木林其中着重介绍了傩舞。“傩”,来源于“人难”,是古代人们遇到灾难时驱鬼逐疫的一种祭祀仪式。祁门傩舞因地理位置偏僻、表演形式仅有肢体语言无解说、传承范围仅在芦溪村,所以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为了保护祁门傩舞,祁门文旅局于2019年在芦溪乡建成傩舞传习所,占地面积160m²,为傩舞传承人提供了固定的传习场所,傩舞传习所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同时政府积极开发傩舞周边产品,探寻非遗创新发展道路。团队抵达芦溪乡后,芦溪乡乡长李林辉介绍到,本地素有“傩舞故里”和“安茶之村”称号,坐拥华东地区最大的金丝楠木林与倒湖十八湾等旅游资源,具有巨大旅游发展潜力。本村在2016年被国家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其传统艺术傩舞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也培养了一批国家、省级非遗传承人,受到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多次专题报道。

为进一步了解傩舞文化的传承及发展团队展开深入调研。通过走访村民,队员了解到由村民自发组成的傩舞剧团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仍坚持收徒与演出,传承此非遗文化。乡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被村民看在眼里,他们对乡村文旅发展充满信心,且均愿在其中扮演好各自角色。观看完艺术张力十足的傩舞表演,队员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顺庆老先生及剧团成员展开采访。国家级非遗传承认王顺庆则表示,乡政府大力发展安茶产业后对傩舞的资金补助有所增长,他希望傩舞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形成产业链,吸引年轻人回乡传承这门艺术。剧团成员则表示,政府创立了祁门傩舞演艺有限公司来管理剧团的演出服务,增加了外出表演场次,提高了收入,但傩舞表演团队老龄化严重,期望政府能提高对收学徒的补助。随后,队员非遗传承人朱荣德、汪映辉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表演傩舞,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时也体会到了表演者学艺的不易。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做好活动,为保护非遗文化尽一份力。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锻炼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展现我校风采的优秀平台。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三下乡”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明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广大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张迪、邓雨昕高彦坤/文  李天奇/图